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官网}
北仓门文化艺术网
首页 > 文化资讯
 
特色文化产业:有名气,没市场,为什么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8-25 14:28:00  点击:1344

记者 郭凯倩

  汲取了铜鼓、壮锦、花山壁画等广西民族艺术神韵的陶器“高鼓花樽”,纹饰繁复、工艺精湛的陶瓶“繁花似锦”,以石磨为造型的茶具“时来运转”……7月底,在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以“千年窑火·坭兴传奇”为主题的广西钦州坭兴陶精品展落幕。虽然展品数量只有百余件,可展览期间的人气却格外旺盛,让北京市民见识到了其艺术魅力。

  展览刚过去没几天,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光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帡在生产车间里相聚,热烈讨论起坭兴陶产品转型的事宜。在他们看来,蕴含着高超造诣、精细工艺和深厚文化内涵的坭兴陶,固然是传续和继承这一古老技艺的载体,但推动研发日常化,使生产出的产品能让广大百姓接受并购买,却是整个坭兴陶产业当下面临的挑战。

  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在2008年入选非遗名录,其以变化多端的窑变工艺誉满天下,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四川荣昌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近年来,随着钦州坭兴陶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制陶小作坊因利益驱动而兴起,在坭兴陶行业鼎盛的2012年,钦州市的坭兴陶企业从原来的几家发展到30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

  “虽然坭兴陶名气大,但销量一直冲不上去。”杨国光表示,随着社会消费趋势向理性转变,以礼品、收藏品为主的坭兴陶产业受到不小冲击。近两三年,不少小作坊遭遇倒闭或亏损。

  无独有偶。广西北海市恒兴珠宝有限责任公司是主要从事珠宝首饰及贝雕工艺品生产批发的民营企业,在企业内部,珠宝首饰与贝雕的经营情况却是冰火两重天。“我们为400多家珠宝商供应货源,每年用珠宝赚得的利润贴补贝雕的亏损。”北海市恒兴珠宝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何明军感慨,“如果不是对民族技艺的热爱,很难让我坚持下来。”

  这样的现象并非广西独有,不少以非遗技艺为基础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都面临同样的际遇:产品和工艺总能获得赞美,但提及经营,背后却是无法言说的痛。

  “赋税高。”问及有何经营难题时,大多经营者首先会提到这一点。“我们目前是按照工艺产品17%的税率缴纳赋税。”杨国光说,他们至今没有享受过针对民族文化企业的税率优惠政策。许多企业不得不成立各类文化公司摊薄利润,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2010年,一场走秀让品牌英国巴宝莉公司高层对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产品有了浓厚兴趣,但经过整整6年的沟通,双方才在今年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谈起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的艰难,该公司董事长贺卡坦言:“品牌培育期太长,很多企业在这过程中耗死了。”

  利润微薄同样让许多年轻人才望而却步。上世纪90年代北海市恒兴珠宝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初,共有40多名贝雕技师,历年来也不曾停止过招收学员,但由于收入低等原因,设计师不断流失。如今,厂里仅剩8位贝雕师坚守岗位,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已到了青黄不接的状态。

  “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单纯地坚守传统工艺导致市场规律被忽略,产品卖不出去,同时,又担心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丢失了文化传承的内涵。”长期研究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工作人员班华勤认为,要突破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和产业发展的两难困境,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以生产性保护为原则,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另一方面以市场规律为依据,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研究消费群体需求,创新产品体系,在坚守特色文化元素的前提下,寻求与其他业态相融合,是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条可探索之路。”班华勤说。

  经过多年摸索,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立了“桂绣”“古麦蒙”等品牌,将深藏大山中的壮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织绣技艺和图案进行整合,提取其中的民族文化元素,设计出100多种既有民族味又有时尚风格的服饰、汽车装饰品、家居用品等,在欧美大受欢迎。今年7月,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上海广西民族文化园正式开业,园区内设有广西壮锦民族文化博物馆、主题酒店、特色餐饮、土特产展会,使其在拓展市场、迎合消费者需求上更加得心应手。

  而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则以“文化+旅游”为经营战略,开辟了坭兴陶产业新的春天。过去两年间,杨国光为了促进坭兴陶产品转型走遍了全国各地,他发现,蕴含民族文化元素又不乏时尚清新外形的日用品比传统工艺品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此,公司申请了文化部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启动了钦州坭兴陶特色工艺品联合开发项目的研发,通过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办公品等使坭兴陶产业摆脱高高在上的姿态,成为普通百姓乐于接受的日常用品。此外,钦州坭兴陶艺有限公司还获得了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和3A级旅游景点的授牌,建立了坭兴陶传统技艺传习馆和开展了DIY体验等趣味活动。每到,游客们便沉浸于摔、揉、拍、捏、搓的制陶技艺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尽在指尖显现。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李若飞(实习)


上一页:互为补充的艺术和商业
下一页:PPP模式为文化产业带来什么
    
文化资讯
> 中国”2024大运河主题… > 无锡:多元焕发文化活… > 老厂房“变身”,看商… > 一脉千古成江河 江苏守… > 文商体旅融合,老城厢…

会展信息
> “盛世传芳”当代青年… > 扬州市文化旅游名城发… > 无锡举办梅村泰伯庙会… > 2023茶学梅非具象美术… > 宏达浩翔拍卖具象与非…

北仓门创意剧场
> 海内多知音 丽日共春风… > 当前语境下传统剧场如… > 小剧场: 用情怀感动… > 文创50条已起步 上海剧… > 无锡:大型原创音诗画…

 

 政府网站 | 无锡市委宣传部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江苏省委统战部 | 无锡市委统战部 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 | 无锡市共青团 | 梁溪区政府 |

 艺术网站 | 东方艺术网 | 雅昌艺术网 | 中国题字网 | 

 
Copyright © 2012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无锡市梁溪区北仓门37号 TEL: +86-510-8232 9999
Website:www.bcm-art.com     苏ICP备12006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