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官网}
北仓门文化艺术网
首页 > 非遗博物馆 > 非遗资讯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8-5-30 17:06:29  点击:2552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 王福州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一个重要蕴含是从精神资源角度对文化遗产进行再阐发、再挖掘和再转化,释放蕴藏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潜能,让文化遗产从典籍、考古、博物馆,从民间、大众以及历史中走出来,续写传统文化复兴的煌赫篇章。

  全面认知文化遗产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继通过实施,以法律形式奠定了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的地位。文化遗产既包含思想、文化、哲学等精神领域的内容,也包括承载文化信息的典籍、建筑、器物等物质形态的载体,其物质与非物质属性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古建、遗址、文物等物质遗产,从甲骨、金石、简牍、书籍到现代出版等记录文字的物质载体的革新,从诗经、楚辞、文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到近代文学的革命,无不彰显传统文化与物质遗产创新发展的密切关联;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口头性、行为性、技艺性等特点,特别是非遗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质素,也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遗产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从时代性上看,遗产的承载以人为本体和主体,历史上浩如烟海的名家大儒,为各个时代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们的智慧成果存在于经史子集等典籍、著述和注疏,对引领文化潮流至关重要。民族精神是文化遗产的内核,接续于五千年传统文化累积淘洗形成的文脉,是文化遗产保持鲜活的内在根据。从民族性上看,同一个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特点,除了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各类文化空间对丰富遗产内涵起着关键作用;以时间为循依的文化空间,如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及重大节日,浓缩了中国人的天文观、岁时观、生命观等,反映族群的文化传统、生活节奏、节俗庆典等,体现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民族认同。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传统文化参天大树上生发新枝,以民族精神为内核的文化遗产已成为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承载和依托。

  当下,我们要助力传统文化发生“化学裂变”,从史诗、民俗仪式、民间技艺中找寻现代艺术再生产的索引,借助载体通过图书、音像、传媒完成当代转换,文化空间类资源与会展、旅游结合,实现价值转换。

  以长远眼光营造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关键要素。文化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要从长远着眼,遵循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重视文化的区域特征、民族差异、风俗信仰、地方传统等因素,同时不忽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构建,建立良好的文化生态运行机制,这对文化遗产的生存发展成长尤为重要。

  加强传统熏染。文化生态建设倚重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文化人、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农事节气到生态伦理,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无不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基因,蕴含着朴素的生活哲理与伦理观念。要让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走入人们的精神世界。

  注重经典滋养。文化遗产在不同时代都被传承弘扬,并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形态。当下要加强精神产品与社会生产的对接,引导传统文化经典主动而有序、积极而稳妥地走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如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透过物化载体窥见智者的思想、技艺和文化,通过展览欣赏文物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还原一段历史、一个事件甚或一种文化形态,让文化经典从文物中走出来,滋养心灵。

  构建特色引领的机制。区域文化生态建设突出区域文化特色,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设置规范实验区,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我们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形态多样,加强区域文化生态建设,既符合国情,也是激活跨地域、多民族文化遗产内生机制的有效措施。“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区域文化生态建设在原有文化圈带链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原生态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并引入现代元素文化,如设立闽南、徽州、晋中、潍水等文化生态区;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如设立热贡、羌族、客家等文化生态区;还有突出艺术门类文化特色设立的宝丰说唱、果洛格萨尔等文化生态区,实施整体性保护理念。同时,也要加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的综合营造,有利区域内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分类保护,有利遗产同依附环境的整体统筹,有利文化遗产内生机制的建立完善。

  激活内生机制

  文化遗产是完整的资源体系,只有通过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精神引导等方式,打通遗产体系的气脉,才能实现系统性内生机制的激活,实现文化遗产社会价值的化。

  完善精细管理。完备的管理制度,是激活内生机制的重要保障。对于文化遗产而言,保护和传承是任务,包括建立完备的资料体系和史料档案,建立完整的传承梯队和链条,适应不同遗产的衍生、存在和发展规律,每类遗产背后都要有学术智囊支撑,实现精细化分类管理。对古籍、文物、古建等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对其文化价值的研究,找寻“活起来”的持续条件、支撑要素和实现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纳精神遗产和制度遗产内涵,对传统民俗、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从精神资源角度进行再阐发、挖掘和转化,让表演艺术、手工制作和俗谚俚语,在不同舞台以不同方式进行阐发、表达并实现转化。

  实现文化引领。实现文化引领必须适应文化的活态流变特性,传承从表面看依托物品、工具和场所,实则是以人为核心,围绕文化展开的创造。文化传承必须着眼人的思想、意识、观念等内在结构要素,关注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变量交互。同时,必须适应生态涵养的缓慢特性,传承人的创造过程是借助技艺风格、程式技巧、行为法则进行修炼,需要经过长期积累;“技进乎道”,由原始生疏到高深莫测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更需漫长过程。

  合理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与市场和产业紧密相连,开发利用必须围绕实现文化的公益性和公共性职能,满足大众文化需求。当前,要警惕两种倾向,一是防止将文化遗产庸俗化,淡化文化内涵,掠夺式开发,将文化遗产沦为单纯的表演性产品,部分传承人受利益和市场驱使,热衷于媒体推介,游走于各色商业氛围浓厚的展销展览。非遗作为丰厚的精神资源,应该进行卓有成效的阐发、挖掘和转化,遗产的活力在于原生态特性,不能离开其依附的环境和生态,文化要素不能轻易被删除、置换、恶搞甚至塑造到固定场景中展演。无论是直接索引开发、借助载体进行的转化性开发还是利用文化空间类资源进行的转化,都必须坚持遗产的文化属性。二是防止将文化遗产功利化。以文物类遗产为背景的衍生品、文创产品和复制品,必须由制造向创造转化,形成以文化牵引的衍生品牌,防止以复制、戏说和衍生的名义,陷入物质利益,淡忘本体职责;非遗自身已形成的品牌,具有文化内涵和独特标识,经过市场检验并取得公众信赖,如“”“百年老店”等,必须坚持完成文化的传承,才能在新时代获得生机;以非遗为蓝本的产业,通过仿制或创新进行的产业化经营和商业化利用,要凝聚现代审美、创意设计和艺术创造,融入现实生活,丰富公共文化并带动旅游业。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页:无锡惠山泥人校本课程入选“全国十大优选非遗课程”
下一页:文化遗产如何“活起来”?
    
非遗博物馆
[非遗资讯] > 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 > 工业遗产在博物馆中复… > “非遗+旅游”助力文旅…
[中华] > 山东济南实施泉城品牌… > 维权 面临成长的烦恼 > 的“吃货经济”如何走…
[刺绣文化] > 锡绣妙手绣紫艺 > 丝绸“”如何焕发新生… > 刺绣给我的启示

 

 政府网站 | 无锡市委宣传部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江苏省委统战部 | 无锡市委统战部 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 | 无锡市共青团 | 梁溪区政府 |

 艺术网站 | 东方艺术网 | 雅昌艺术网 | 中国题字网 | 

 
Copyright © 2012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无锡市梁溪区北仓门37号 TEL: +86-510-8232 9999
Website:www.bcm-art.com     苏ICP备12006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