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官网}
北仓门文化艺术网
首页 > 人物风采 > 文化人物
 
冯其庸:文风是思想作风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2-11 17:11:31  点击:2729

 

        他以红学研究扬名于世,也是“中国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他是“大国学”概念的创立者,也是集诗书、摄影之大成者。寄情于诗书、结缘于瀚墨、放旅于天下,任持自性、不拘一格,他便是无锡籍文化大家———冯其庸。
  ,家乡为冯其庸先生筹备了3年之久的“冯其庸学术馆”正式与世人见面。89岁高龄的冯其庸不顾年迈特地赶到无锡参加开馆仪式。在昨天的媒体见面会上,先生处处给你“自家人”的感觉,一时间,让现场所有仰慕大师的家乡人,在怀揣敬重之心的同时,又增了一份亲切感。
  话题,从冯其庸学术馆说起。这位从“稻香世家”走出的大师,以拉家常式的口吻,聊起学术馆建设的始末,言语之中,透着对家乡无锡的感恩之情;而在他讲故事般的叙述中,让人顿悟大师做学问时恪守“读书要与调查相结合”的现实意义———文风是思想作风;“我的名字只是学术馆的符号,将我与故乡永远连在一起”的朴素表述,则透着老人眷恋故乡的拳拳之心。

  我的学术起点在无锡

  没想到,冯其庸与无锡媒体还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在昨天的媒体见面会上,冯其庸得知记者来自《无锡日报》时,便笑着说,“我当年曾向你们报纸的前身投过稿,一字未改发表了。”1942年、1947年,学生冯其庸先后向《锡报》(《锡报》并非《无锡日报》,《无锡日报》创刊于1949年8月1日)投了两篇稿件,一为《浪淘沙》词二首,一为散文《闲话蟋蟀》,这两篇文章后来被收录在其文集中。“我原本一直保存着当年的剪报,‘文革’时为避祸端,我将报头及名字剪去,将文字留了下来。”
  冯其庸记忆中的珍藏,何止是与家乡媒体的一段渊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冯先生回忆起自己在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无锡国专的求学经历,回忆起学术之路上的点点滴滴,他说,“无锡是我学术的起点。”
  “我是地地道道的前洲人,我住的地方叫冯巷,一共40多户人家,巷上没有富裕户,加之‘冯’与‘穷’在发音上相似,所以,这条巷子又时常被人称为‘穷巷’。”
  因家境贫寒,冯其庸一再声称自己是农民出身的读书人,至今手上、腿上还留有干农活时留下的老茧和镰刀痕。自学的岁月虽苦却乐,小学五年级辍学的冯其庸,如饥似渴地饱览群书,这为其今后涉猎众多学术领域打下了根基。
  “20岁前,我一直在前洲;20岁至30岁期间,我在无锡求学、任教。”冯其庸回忆说,在无锡城里的十年中,他先后走进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无锡国专学习,结识了山水画家诸健秋、国文老师诗人顾钦伯和词人张潮象等人,在他们组织“湖山诗社”时,写下了生平的首诗。
  “无锡的山、水、土地养育了我,我做学问的基础是在故乡形成的。”在冯其庸的回忆中,无锡不仅给了他学术上的滋养,完成了画画的启蒙,也是其“读书与调查相结合”治学态度的发端。

  文风是思想作风

  冯其庸先生做学问讲究“三到”:历史文献典籍到、地下考古发掘文物到、地理实地考察到。“实地调查和读书一样重要。”冯
  其庸先生一有机会到全国各地游历,自称这是“读天地间的一部大书”。
  “百劫不灭求学求真之心”,是《冯其庸传》的书名,也点出了先生治学的严谨态度。当本报记者此话题向冯其庸请教,探寻“读书与调查相结合”的现实意义时,一下子点中了先生的心坎。“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忧虑的,是现下的文风越来越不像话!”先生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不踏实的文风随处可见,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根本不负责任。目前,中央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其中有一条是强调“改正文风”,这一点自己非常赞同。“今后的文风必须走向朴实,走向实事求是。因为做学术研究也好、艺术创作也好,都要有根有据。从学术研究来说,可以有猜想、可以有预测,但一定要找到事实证据,否则如何来证明猜想、预测的正确与可靠呢?又如何做到传之后人而不耽误别人呢?”
  冯其庸认为,文风其实是思想作风,朴实的文风来自于朴实的思想,文风不朴实,是思想不朴实!冯其庸说到此处,有些激动,他说,著书写文章,都是为了后人,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不是为了个人搞名堂、出风头,所以自己的文字一定要对历史负责。
  先生讲述了自己在做学问的过程中,纠错项王乌江自刎说、确定玄奘东归处、从曹寅家道败落破译《红楼梦》辛酸密码的三个故事,再次阐述“读书与调查相结合”的重要性。他说,写文章的人,脑子里一直要绷紧一根弦:文章不是写给自己看的,是给全社会的人看的,必须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不能添乱。不经过认真仔细的实地调查,绝不能轻易地下结论!

  学术馆连着我与故乡

  这一次,冯其庸是为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学术馆而回无锡的。说起学术馆,冯其庸表示自己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这个学术馆将他与家乡无锡连在了一起。
  学术馆之于冯其庸,亮出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态度”。“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无锡此举,不仅是对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也具有超前意识。”冯其庸认为,三年前,无锡着手开始学术馆的建设,城市在文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前面。
  “无锡自古以来不仅经济发达,而且名人辈出。比我学问大、成高、世界影响力大的人大有人在。城市千万不能忘记他们。”在冯其庸眼中,以钱锺书为代表的无锡文化大家,是城市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文化建设高潮到来之际,要认真发掘、弘扬光大。
  听闻冯其庸学术馆开馆在即,杨绛先生等好友均表示要写贺信以示祝贺。对此,冯其庸一一婉拒了,“他们都是百岁以上的老人,动一动我都过意不去,怎能让他们动笔写贺信呢。”在冯其庸眼里,学术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成果,是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学习便利的场所。为此,他将自己收藏的珍贵文物、手稿、字画都无偿捐赠给学术馆,其中,27件重达5吨的石刻,集中展示了从汉朝、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各类石刻佛像、石造像、画像石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这些石刻辗转各地,到无锡落地生根,我很高兴。”冯其庸表示,石刻留在家乡,自己是满意的,因为“虽然知道它们很珍贵,我却已无力整理了。家乡是这些物品的归宿。”
  冯其庸希望学术馆开馆后能多办活动、多搞展览,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并希望能建一个完善的图书馆,为年轻人学习提供方便,与此同时,先生告诫青年人:不要拘泥于学校课程,要打破读书的界限,看到学问之大、世界之大。这个自诩为“冯巷走出的农民出身的读书人”,正是以其“不灭求学求真之心”,登上了学术的高峰。
  想到惠山顶上看看,到去东林书院走走,还想到当年他与恩师诸健秋同游的城中公园同庚厅怀怀旧,冯其庸在无锡仍有许多心愿,他说,待腿伤有所好转,他会到实地看看,了却自己的心愿。(杨建  单红)

来源:无锡日报

上一页:王晓银:西部寻梦的骆驼
下一页:李明超: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助推者
    
人物风采
[文化访谈] > 【中国艺术人物访谈】… > 对话戴斌:四川靠什么… > 王子虚 —— 一个非原…
[文化人物]
刘亚安笔下…
李赞集:无…
马一鹰:“…
[艺术家风采]
澄净内心的…
吴佳君:书…
歙砚风骨 其…

艺术机构
爱乐乐团
上海书画院…
金色塔画廊…
华韵琴行
吴门艺苑
江苏省女子…

 

 政府网站 | 无锡市委宣传部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江苏省委统战部 | 无锡市委统战部 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 | 无锡市共青团 | 梁溪区政府 |

 艺术网站 | 东方艺术网 | 雅昌艺术网 | 中国题字网 | 

 
Copyright © 2012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无锡市梁溪区北仓门37号 TEL: +86-510-8232 9999
Website:www.bcm-art.com     苏ICP备12006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