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官网}
北仓门文化艺术网
首页 > 文化资讯
 
以文兴业 以文聚力 以文化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1-22 9:51:31  点击:214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围绕这一使命,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强调,要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更加注重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以文化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江苏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在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的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当前,推进“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以文化经”的着力点在于强化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应用、强化人文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强化文化软实力的高效性赋能,进而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

以文兴业,强化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应用

江苏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258.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907亿元左右,17年间增加值增长22倍,占GDP的比重为5.03%,增加值总量稳居全国第二位,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将达到6%。文化产业已成为江苏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进一步推进以文兴业,一要完善现代文化产业链建设。在现代文化产业链条的供给端,以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激活文化资源,做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与海量文化内容的上载,促进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如用“数字经济”为“长江运河”文化赋能,以打开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在现代文化产业链条的需求端,大规模地普及推广消费类信息技术产品、信息文化娱乐产品等,把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景中,鼓励发展个性化品质消费、柔性定制消费,进而促进供需两端结构优化升级。二要完善文化产业融合联动机制建设。细化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科学整合区域企业资源,促进文化创意、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资源的畅通流动,实行区域错位发展和协同发展,实现文化产业的相互协调、优势互补。推动“文化+”与制造业、智能设备、网游、动漫等新业态的深度融合,创新探索文化与资本、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提升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效能。三要完善文化产业金融支撑机制建设。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以金融作为重要支撑,完善基金协同联动机制建设,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基金的支撑作用。

以文聚力,强化人文精神的创造性转化

江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形态多样,有可移动文物280余万件,不可移动文物2万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中国历史文化街区5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江苏经世致用的人文传统、务实惟新的实践思维、自强不息的家国情怀,需要着力将其转化为奋进现代化新征程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和现实创造力。一方面,深入挖掘阐释江苏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建立全省宣传部门、高校、研究院所和智库平台交流合作机制,系统性地开展江苏文化资源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深入挖掘长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入挖掘雨花英烈身上体现的革命精神、新四军铁军优良传统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出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宣传价值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有效推动江苏人文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将江苏人文精神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生活中,将历史文化与城乡发展、民生建设相融合,充分挖掘人文精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从管理保护到活化利用、从研究展示到宣传阐释、从文旅融合到发展融合、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参与、从传统方式到数字技术运用的转化,汇聚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磅礴力量。

以文化经,强化文化软实力的高效性赋能

文化遗产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并大力发展与之有关的事业,能够带动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如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从百年军工制造到现代服务业,园区紧跟时代、与时俱进,2020年度整体营收达到80亿元,税收3.7亿元,提供6000余个就业岗位;山东金昇工艺品有限公司通过建设非遗工坊带动村民致富,人均年增收2万—3万元。文化资源越来越成为引领消费潮流、赋能经济发展、提升发展动能的重要力量。强化文化软实力的高效性赋能,一要注重提升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理顺文化的增值逻辑,把江南文化、汉文化、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等江苏文化元素创造性地转化为经济要素,推动江苏的文化符号、文化理念、文化资源有机地融入经济领域(如长三角一体化、自贸试验区、长江经济带建设),畅通“特定文化主题+创意转化+市场价值”的效益转化途径,挖掘文化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二要注重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利用“两中心三高地”的建设契机,构建文化经济提升就业水平的整体战略,探索“产品+作品”“非遗+文创”“实体+虚拟”等融合模式,不断延展文化融入经济的载体和规模,打造能够吸纳更多就业岗位的文创聚集区和网络平台,进而扩大就业容量。三要注重推动相关经济事业的发展。将文化与教育、旅游、农业、体育、金融等领域的经济发展要素联系起来,带动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相关经济事业发展,实施长江文化精品项目、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文化保护展示工程项目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项目带动、业态联动、金融推动”的互动模式,全方位构建人文与经济的高质量融合体系。

来源:新华日报


上一页:2023年镇江10件文化大事评选结果出炉
下一页:大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活化利用
    
文化资讯
> 中国”2024大运河主题… > 无锡:多元焕发文化活… > 老厂房“变身”,看商… > 一脉千古成江河 江苏守… > 文商体旅融合,老城厢…

会展信息
> “心源·藏域——王万… > “盛世传芳”当代青年… > 扬州市文化旅游名城发… > 无锡举办梅村泰伯庙会… > 2023茶学梅非具象美术…

北仓门创意剧场
> 海内多知音 丽日共春风… > 当前语境下传统剧场如… > 小剧场: 用情怀感动… > 文创50条已起步 上海剧… > 无锡:大型原创音诗画…

 

 政府网站 | 无锡市委宣传部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江苏省委统战部 | 无锡市委统战部 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 | 无锡市共青团 | 梁溪区政府 |

 艺术网站 | 东方艺术网 | 雅昌艺术网 | 中国题字网 | 

 
Copyright © 2012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无锡市梁溪区北仓门37号 TEL: +86-510-8232 9999
Website:www.bcm-art.com     苏ICP备12006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