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官网}
北仓门文化艺术网
首页 > 创意经理人
 
弥补文创人才缺口,还需做什么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2-25 13:10:05  点击:3011

 

  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会议确定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之一是实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扶持计划,支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创意设计与经营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在国务院会议精神的指导下,为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领域创意创业水平,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助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增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14年,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长远规划,真正适合市场的人才也不是速成之法能造的。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期,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储备为何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市场需要怎样的文化创意人才?

  文创人才培养遭遇难题

  北京市社科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郭万超认为,根据不同标准,文化创意人才有不同的分类,按其在产业链或价值链上的分工,可分为文化创意生产人才、文化创意生产的引导人才和文化创意产品的经营人才。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才紧缺成为一个瓶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蒋多说:“如今的行业变革与整合速度,乃至创新和颠覆传统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文化创意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某方面的天分甚至艺术家个性,同时还具备高端服务型人才的基本素养,这些特性仅通过现有的模式化、标准化的学校教育来孵育是很难完成的。所以从现有教育体制下毕业的文化创意人才进入行业后会出现严重不适,表现在思维观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

  郭万超认为,人才紧缺主要有3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文化创意人才短缺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以北京为例,文化产业从业者在总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过千分之一,相比之下,在纽约,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占该市全部工作人口总数的12%;在伦敦占14%;而在东京,这一比例更高达15%。

  二是文化创意人才结构不合理制约产业的发展,尤其缺少一批的领军人才和新兴行业的专业人才,如网络游戏业、动漫制作业、版权业、广告创意会展业等。以版权业为例,数据显示,我国500多家出版社、200多家电子音像出版社、9000多家杂志社、2000多家报社和其他版权相关产业,目前的版权代理机构仅有28家,根本无法构成文化产业链中的一环。

  三是文化创意人才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产业发展水平。如传媒业,现在从业人数60多万,但真正懂传媒经营管理的人才不足1%。此外,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薛永武的调查统计显示,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近八成年龄在20岁至25岁之间,七成从业人员的从业年限在3年以下,七成从业人员的学历在大学本科以下。

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文化产业相适应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郭万超认为,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存在3个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文化产业的学科归属不明确。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全国有近100所高校设置了本科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增设了独立二级学科“文化产业”,山东大学设置了文化产业管理硕士点,中南大学设置了文化产业管理博士点。但总体上看,人才培养比较分散,美术、新闻传媒、广告、影视等专业都在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的学科属性不明确,无法解决目前培养目标模糊、课题设置不合理、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层次不明等问题。

  二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教学方式不符合文化创意人才特点。虽然很多学校都设立文化产业的相关专业,招生量也不小,但并没有很好地去研究文化产业的人才市场,很多是受经济利益驱动招生。在教学环节,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积累轻动手操作的倾向,学生对文化产业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多,但在实践中则缺乏应用能力。

  而在师资方面,文化产业学科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还不能满足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要求。郭万超认为,目前我国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历的教师很少。以动画专业为例,许多教师并不具有动画策划、制作工作经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美国担任动画专业授课老师的,往往是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动画精英。此外,与文化产业有关的设备昂贵,而且更新快,多数学校没有能力承担。也有一些学校尝试与企业合作,用企业的设备培养学生,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三是社会总体文化创意教育环境缺失。郭万超举例说,台湾地区近年来在培育社区文化、原住民文化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让文化创意扎根在整个社会环境当中,成为公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们也将原来埋藏在民间的文化因子,很好地聚集、保护、提升,做一种潜移默化的、温和的推广。反观我们,只是重视知识教育,而社会整体创意教育环境缺失,导致了原创源头的消失。

  新时期急需的三大文创人才

  文化产业发展新时期对什么样的人才需求量大呢?郭万超认为,要加快培养引进三类关键人才:一是高端原创人才。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没有原创性的文化精品,文化产业没有根基。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8%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属于复制型或模仿型,这种人才结构导致原创产品很少,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制约着文化产业发展。

  二是复合型人才。郭万超认为,文化产业是文化、经济、技术的复合型产业,其从业者也具有复合型特征。受过三级以上复合教育,如文化艺术的创作与理论教育、网络设计或相关专业技术教育与训练、工商管理或金融经贸教育与实践,这样的人才是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稀缺的人才。

  三是研究型人才。由于文化产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大部分老师是从别的相关专业转过来的,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知识结构并不合理,因此,加大师资引进力度,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迅速提高文化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已经十分紧迫。

  下一步该怎么做

  出台文化创意人才扶持计划,这是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扶持之外,人才的培养方式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郭万超认为,,要制定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划。建设一支锐意创新、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使人才与市场需求相适应,那需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制定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远中近期培养相协调、各层次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培养规划。尤其应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创新人才、掌握现代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第二,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扶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建培养基地。”郭万超认为,这为解决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机制指明了方向。要将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有机统一起来,充分依托学校之外的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加快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比如,浙江传媒学院在产学研合作教学的尝试值得借鉴,近年来该校坚持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教育联络机制、工作机制和共享机制,以及师资共享平台、项目研发平台等六大平台,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传媒行业各自的资源优势,确保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蒋多说:“目前,学校对于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过程和方式,都与瞬息万变的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距离,因此,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思路,这是对于培养方式和手段的革新,同时注重创意设计与经营管理相结合,也有利于创新培养目标和完善课程内容,这些恰恰是目前在校教育所欠缺的部分。”

,郭万超认为,还要注重文化创意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文化产品的生产有自身的特殊性。创意和创新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文化产品生产的核心资源不在仓库里,而在人的大脑里,需要人的才智、情感、想象力等在一定环境下集中释放,实现“无中生有”的产业效应。创意不能得到激活,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必然受到极大抑制,也不能实现现代文化产业应有的高收益,也无法确立其在整个产业体系应有的地位。因此,应在各个环节上大力提升社会整体、特别是文化产业层面的创意与创新能力。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上一页: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呼唤领军人才
下一页:多国政府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提供定向支持
    
产业研究
[城市文化] > 一座城的文化魅力 > 辽阳设立历史文化名城… > 历史文化名城应坚持“…
[创意营销] > 家居业的创意营销脑洞… > 玩转奥运营销:洪荒之… > 2015营销新关键词——…
[品牌故事] > 以标准化建设提升企业… > 锡企参与专项 打造无… > 企业品牌建设需要文化…
[专家视角] > 论国际视野下的创意文… > 李宜航:关于广东大力… > 陈少峰:文化产业园区…

创意经理人
> “老城厢”厚植乡土人… > 给文创工作者更多机会… > 文化产业存三类共性问… > 范周:文化产业发展归… > 文创品牌难赚钱?窥探…

知识产权
[版权] > 我国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 繁荣文化产业离不开著… > 江苏扶持版权作品产业…
[商标] > “滴滴绣”商标之争 苏… > 无锡知名商标达到1364… > 无锡市工商局发布商标…

 

 政府网站 | 无锡市委宣传部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江苏省委统战部 | 无锡市委统战部 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 | 无锡市共青团 | 梁溪区政府 |

 艺术网站 | 东方艺术网 | 雅昌艺术网 | 中国题字网 | 

 
Copyright © 2012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无锡市梁溪区北仓门37号 TEL: +86-510-8232 9999
Website:www.bcm-art.com     苏ICP备12006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