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创意文化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一国国际地位的臂助。从创意文化的本质来说,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核心就是创意人才的竞争。
关键词:创意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引言:创意文化经济是一种以注意力和创造性思维为市场目标的文化经济服务理念和形态。本文立足于国际视野下,各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历史经验,运用了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创意文化的内涵和实质,系统的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所谓创意文化,即有创意性、开放的文化活动及创作。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全球掀起了文化创意产业化热潮。从好莱坞大片席卷全球到韩流强势来袭,从意大利歌舞剧到日本武士道,从中国的少林功夫到维也纳的音乐芭蕾……无不体现着文化创意的“走出去”对提升一个的国际知名度的巨大作用。而百度百科收录的创意文化的释义也变成了“指那些借助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更趋近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解。本文也侧重于研究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内的创意文化。
创意文化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一国国际地位的臂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创意文化中的思想与技术主要来自民族传统,在融合了传统的美术和音乐等元素、综合了视听技术之后,通过现代化的方式生产出具有符合时代新概念的文化创意产品,再通过现代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传播到世界,形成代表一国文化符号的文化创意产品输出,增强了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创意文化和时代科技的碰撞产生了新的学科交融和新语言,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直接和间接的拉动了GDP的增长。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集中在欧美以及少数的几个发达或地区,为了适应国际文化竞争需求,各国都高度关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调整。1994年澳大利亚公布了一份文化政策报告,是早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战略层面的。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组织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正式拉开了有规划地运用创意参与产业生产的序幕,是个利用公共政策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并颁布了《未来10年创意英国计划》,提出了“创意产业”和“创意英国”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体系。1998年日本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大力扶持感性产业。1998年韩国提出“设计韩国”战略,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法》,努力推行文化立国。2001年新加坡提出并制定了《文艺复兴新加坡》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体系。除了从层面明确提出的战略方针及执行体系之外,国外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查尔斯·兰德利从创意城市建设的中观层面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理查德-佛罗里达则从微观的个人角度或者说是一个阶层的角度出发,更加关注对创意阶层的吸引和创意人才的流动。丹麦文化中心主席艾瑞克·密施斯密特说:“创意是脑袋里产生的经济”,它不需要厂房、不需要大型机器,“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创意又充满挑战,创意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
但创意文化经济并非是发达的专属。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认为,对发展中而言,创意文化经济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战略,发展中要实现跨越式“蛙跳”,创意(产业)文化经济是有优势的产业部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承载着文化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文化价值是整个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核心,决定着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的道德作用,影响着整个文化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从国际范围内的创意文化发展来看,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美国的创意产业是由以创意为中心的版权产业和以艺术为中心的创意产业共同构成,它包括文化艺术业、影视业、网络服务业、音乐唱片业、出版业、传媒业六大主要行业。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大致分为三大类:内容制造产业、休闲产业和时尚产业。新加坡将企业、人才与技术并列组合为新加坡创意产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丹麦是个土地贫瘠的小国,其90%的经济来自与文化相关的产业。
从创意文化的本质来说,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原材料或者机器,人的心智、技术、灵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资产,其经济价值也来自富于想象力的个人,如电影、音乐、设计、计算机软件、表演等。并且,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并不完全是可见可触的实物,也包括使我们感动、娱乐或吸引我们的特定服务,它是把知识产权与创新相结合、创意产品与创意服务相结合、标新与立异相结合。电影、软件、电视、音乐、广告是各国比较关注和发展的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大大带动了各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人的创意为生产资料的经济领域,影响其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人才,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核心就是创意人才的竞争。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欧洲也正在成立各种文化创意教育机构,英国出面整合了所有的教育资源,建立了伦敦创意学院,有了完整的创意学科;而在亚洲的韩国,他们大量地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为形成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学院积累教师人才;在日本,也在相关的大学开创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形成了以动漫为主的创意专业,并且配合其经济发展的模式,训练有国际市场观念的销售人才,为21世纪的全面发展做好了准备。
对于中国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当务之急是通过科研资助与高等教育培养一批学者群与研究中心,建立起自己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多层次的复合性人才,形成学者、企业、政府三者协同参与的研究氛围,推动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地理学和信息技术科学多学科参与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这才是我们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重要力量。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创意性”、“需求不确定性”、“渗透性”、“产品平台化”、 及“开放性”的特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为“内容、资本、科技、市场”。据此,笔者总结了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
,对于经济基础足以构建文化创意产业这一上层建筑的来说,对创意文化的重视要上升到意志层面。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组织相关活动、号召民众积极参与,结合实际国情和发展现状因地制宜,不断拓宽发展道路,彰显该国文化特色,以提升文化软实力。
第二,政府应将权、责、利划分清楚,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提供产业发展需要的硬件和软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为创意文化发展保驾护航。对外的政策制定要有国际化的长远发展目光,除了落实知识产权、市场管理、异域宣传和信息反馈等策略,更需要利用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的资源,让民族的文化创意产业拥有更广泛的平台。
第三,着重培养创意人才:通过设立相关专业,开始有关课程,积极学习国内外经验,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共同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基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化创意产业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机构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文化创意产业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理论教学与科学发展的一致性。因此,需要建立相关劳动力市场准入机制,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提高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应枳极探索并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政策,招贤纳士,将国外的人才引进国内,“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第四,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就是其产业资金运作。拓宽投资渠道要将文化创意中蕴含的潜在财富生成有形的产品,就要进行产业化的运作,资金则是必要的基础条件,这就牵涉到融资问题。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吸收社会上的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逐渐降低社会资本的进入难度。可参考的主要措施就是要在政策许可的范围之内,设立投资基金和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文化创意产业以及非营利的公益项目,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第五,打造领军企业。为此,我们在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的时候,要不断优化产业布局,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几个龙头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以此为核心带动一批规模较小的企业,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在对产业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的地区进行产业调整时,可以通过“跨地区、多媒体”的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领军企业。
第六,运用好科技载体,准备迎接5G时代的一系列转变。科技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更好表达其文化创意内涵的载体,也是文化创意得以呈现的有力工具,文化创意产业演化轨迹表明每一步跨越都是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之上。要让新媒体技术与文化创业产业在构建资源共享交互平台、调整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和延伸产业链等维度内实现互动,在科技、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实现产业融合。
第七,人文关怀与经济功能兼顾。产品形态和设计素材息息相关,产品形态承载设计素材、设计想法和创意,是其外在表现和实现形式。在产品运营推广方面,可采用多种营销方法,如情感营销、体验营销、感官营销等,打造“有温度”的文创产品服务才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从全球范围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经济贡献还是有限的,要科学认知创意产业的成效。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说是一种“观念经济”,正确的认识与合理的引导是这一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创意文化的生产又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的生产,因为它承载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艺术内涵,这种“内容产业”,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又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兼顾。
结论: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指标,各国竞相加大力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确立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地位、设立相应特设机构、强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投入力度、注重文化输出是国外发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借鉴发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成果,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发展的捷径。发展创意文化应坚持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并举,只有这样才可以走出一条永续发展的康庄大道,迎接文化创意产业的腾飞。(北京浓眉毛张祎然)
参考文献:《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落实情况阶段性总结的通知;
《关于图书馆开展文创工作的理性思考》,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
《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研究》,陈畅,图书馆学研究,2017;
《论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雷丙寅、赵凯,2012;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功要素分析》,新闻研究导刊,陈诚,2015;
《澳大利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以“昆士兰模式”为例》,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王曦,2013;
《基于“创意阶层”的小微文化创意行业发展与融资机制探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魏鹏举,2015;
《文化创意人才现状与开发对策》,中国人才,向勇、张相林,2008;
《从“韩国文化热”论东亚文化认同之图像》,文化研究月报,金知允.2007;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辨析》,当代传播,徐延,2007;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分析》,区域创新体系,高福安,2007;
《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创意产业与中国电影,金元浦,2007;
《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启示》,科技与管理,佟贺丰,2005;
《试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南方经济,周莉华,2005;
《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审视》,长白学刊,曹海峰,2007;
《对创意产业化发展趋向认识的逆向思考》,华东经济管理,赵永泉,2007;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蒋三庚,2006;
《艺术文化学》,张伟,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创意产业导论》,北京:学林出版社,厉无畏,2006;
《国外创意阶层研究进展》,江苏商论,王俊,汤茂林,胡玉玲,2007;
《创作与出版——文化创意产业的无限上纲》,薛莹,出版参考,2005;
《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江西社会科学,郑茂林,郭旭红,2004;
《创意产业》,产业与投资,赵爱玲,2004;
《日本内容产业市场现状及其发展预测》,现代日本经济,于素秋,2005;
《国外创意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张红漫,韩尊炳,苏玲,2007;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一一希望:新媒体的崛起》,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范周,吕学武主编,2008;
《认识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规律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与当代,张晓明,2006;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经济论坛,赵弘、张西玲,2006;
《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简析》,山东经济战略研究,贾正宏,孔魏杰,1999;
Sector Skills Assessment for the Creative Media Industries in the UK.20ll,9;
《日本文化产业战略思想及其启示》,现代日本经济,李海霞,2010;
UNESCD:Mexico City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Policies[A].World Conference on Cuhural Policies Mexico City[c].26 July一6 August 1982,Article 25.
John Hartley.Creative Industries[J].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5;
Shahid Yusuf,Kaoru Nabeshima.Creative industries in East Asia[J].Cities,2005;
Florida R,Irene Tinagli.Europe in the Creative Age[R].Carnegie Mellon Software Industry Center,2004;
Florida R.Cities and the Creative Class[J].City&Community,2003.
内容来源:东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