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文化名城是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名片”。当下历史文化名城发展面临管理割裂、空间挤压、创意不足的困境,对此,必须要坚持走“创意”发展之路,即坚持以保护为抓手,加强顶层设计;以传承为抓手,强化时代内涵;以创意为抓手,推进创新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创意发展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历史文化名城,是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空间载体,也是我国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新时代坚持历史文化名城的“创意”发展,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这不仅具有时代意义,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满足人们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
历史文化名城“创意”发展的时代意义
创意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创意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历史文化名城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单一的、片面的,而是包容万象、兼容并蓄的。创意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将历史的、抽象的精神文明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加工进行展示,通过创造包含时代精神内涵与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品更加具象地展现出来。这一方面可以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彰显中华文化的时代风采。
创意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可满足人们多元化精神文明消费的需要。历史文化名城蕴藉着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为人们回顾、感知历史打开了一扇窗。创意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就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那些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内容进行艺术加工,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进而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创意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有机融合,通过现代艺术全面阐释中华历史、讲好中国故事、阐发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多元化精神文化消费的需要。
创意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是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的需要。新时代赋予历史文化名城新的内涵与价值。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将新时代的精神内涵与传统的文化元素、历史元素进行有机整合,既要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也要体现时代新鲜的气息。创意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传统历史文化有机结合,在历史层面、文化层面、物质层面等多层面、多维度进行全面阐释,将中国时代精神讲清楚,通过历史文化名城这个窗口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风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通过创意发展历史文化名城,有助于促进观念创新、思想交流,实现新时代精神的交融统一,为新时代发展凝聚中国力量。
历史文化名城在现代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管理割裂,顶层设计规划不完善。在城市更新的潮流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保护措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建筑群让位于代表都市化发展的摩天大楼,不少历史文化古城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缺少顶层设计,缺乏统一部门的管理与协调。例如,在多数城市一般由文化部门承担历史文化文物的保护工作,而文化部门一方面在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中缺少话语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历史文化的文物属性难以和其他部门进行协同,所以导致历史文化保护工作难以实现。同时,我国缺少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立法保护,现行对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多是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存在,这就直接导致历史古城商业化、文物保护零散化、顶层规划缺失等问题。
空间挤压,历史文化名城空心化。历史文化名城大多经历了百年沧桑,其在彰显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不免呈现“老旧”之态,在城镇化浪潮中受到多重挤压,面临精神内涵空心化的危机。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受到城镇化所带来的空间压迫,镌刻历史文化印记的古建筑日益减少,使历史文化名城生存空间面临挤压;二是受到外来文化价值理念的冲击,尤其随着互联网广泛普及,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带来巨大冲击,使得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文化内涵日益消亡;三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商业侵蚀促使人口流出,历史文化名城过度商业化,给原住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带来冲击,安全感、归属感遭到破坏。同时,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建设难以满足现代人们生活需求,导致了人口的流出。
创意不足,文化生态运营单一化。我国目前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多以社会资本商业开发为主,这就导致了现有历史文化名城开发面临缺乏资金的困境,对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很多文物保护没有进行应有的保护措施,开发中缺少整体规划,随意性较强。此外,社会投资人缺乏对自有品牌、IP、运营理念等内容的了解,难以应对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商业运营新模式和经济发展新挑战,也难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消费的需求。同时,历史文化名城开发运营过程中呈现出历史文化单一性的特点,鉴赏性与传统文化内涵不足,对历史元素和文化价值的整合不足,难以适应我国文化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历史文化名城应坚持“创意”发展之路
一是要坚持以保护为抓手,加强顶层设计。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创意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创意发展首要就是加强顶层设计,一方面要由上层政府部门整合资源,充分统筹协调各部门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妥善处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出台政策文件、财政支持等措施来对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文物进行保护与利用;另一方面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体现整体性与系统性,既要对具有典型意义的重点历史文化符号进行重点保护,也要秉持整体性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理念。同时,还应加强对社会资本的监督与利用,鼓励社会资金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发展,从而将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与追求经济利益相结合。
二是要坚持以传承为抓手,强化时代内涵。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化的积淀,体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追求。创意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在于强化时代内涵,坚持以传承为抓手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创意发展。将中华传统文化全面融入我国青少年的教育中,以历史文化名城宣传为体,以中华文化为魂,培养我国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豪;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扶持工作,鼓励文艺工作者创造更多符合时代主题、融合传统文化精髓的作品,更好地传播符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高尚的、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以历史文化名城为重点、以人民为中心,打造符合人们精神需求的多元化文化生态链,既问耕耘,也问收获。
三是要坚持以创意为抓手,推进创新发展。历史文化名城要坚持创新发展,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内容为王、形式为体,兼收并蓄、融合发展。首先,应充分挖掘我国文物的艺术价值,培育具有中国色彩的文化品牌和时代IP,鼓励中国文化企业发展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故事,健全中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符合中国时代主题的精神价值链,变尘封的历史为思想的天空。其次,借鉴外来文明成果,学习国外文化企业运营模式和创意思维,进而构建中国特色市场运作体制,以文化产业带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与发展,赋予历史文化名城更多时代精神。,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将历史文化名城搬向现代舞台,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推介传播,吸引创意阶层、聚集创意资本。
(作者为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安徽省2016年高校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YQZD201638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敬博、丁禹元、韩挺:《精准性、人本性、传承性:转型期我国历史城区“城市双修”规划的导向探索——以西安老城区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19年第4期。
②孙亮、何依:《从规范到精准:基于特色的名村保护研究——以宁波市为例》,《城市规划》,2019年第2期。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刘 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