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官网}
北仓门文化艺术网
首页 > 产业研究 > 城市文化
 
崇安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现状浅析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4-17 13:07:25  点击:2695

 

人才资源是的资源。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用好人才是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总体设想,对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全面部署。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无锡市当前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之一,也成为崇安经济转型提升的现实需要。

一、崇安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从对崇安区文化创意人才供求、素质、结构及配置状况开展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此类人才队伍呈现队伍普遍年轻、流动性强等特点。

人才队伍普遍年轻化。从年龄结构看,在被调查的250位从业人员中,25岁以下人员占30%,26-35岁人员占62%,即35岁以下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92%。同时,在工作年限方面,从事该行业3年及以下人员所占比例,达75%3-5年以上人员占15%,两者合计达到90%。上述两项指标说明创意产业的人才队伍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队伍的年轻化一方面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在崇安区经济发展中刚刚起步,正处于上升阶段,其展现出的活力和生机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另一方面说明,年轻人具备较强的创造力和创意激情,更富于想象和创新,也更敢于冒险,更适合创意产业的发展。

人才队伍流动性增强。在被调查者中,60%的创意人才换过工作单位,75%的管理者认为本单位的创意人才比较缺乏。首先,这说明在创意人才供给不足、创意产业各门类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融、文化创意人才大多年纪轻、头脑活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创意人员一般不会固守在某个工作岗位上,而是经常会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许多创意行业的生产组织形式表现为松散的个体劳动和简单的集体协作,该领域的从业人员大多属于自由职业者,一般不从属于某个固定的经济体。再次,近一半的创意人才属于非本地户籍人员。这些特征均决定了创意人才的高流动性,同时也带来了创意人才招聘难的现状。

据统计,目前崇安区大专以上业人员将近7万人,占总业人数的45%左右,占总人口比例达到38%;全区商贸流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五大产业大专业人员达到5万余人。其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9650人,约占全区大专以上业人员总数的13.8%。含中央“千人计划”对象1人,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人,无锡“千人计划”人才22人,海归留学人员55名。

二、崇安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引进的成效

创意是源泉、文化是内容、人才是基础、产业化是方向。两年来,崇安区相继出台了“崇安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更大力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区域人才工作品质的大提升。

人才引进上实现向多元化转变。1、实现由综合引进向专项引进转变。在综合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坚持重点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文化创意人才和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人才。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强调项目技术领域与产业前景之间的有机结合,重点是实现产业化并形成产业规模,崇安区已落户的17个“530”初创式项目中,有90%均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范畴。2、实现由被动引进向主动引进转变。主动组织文化创意企业参与无锡市大型人才交流会、高端人才洽谈会、中国无锡人才智力交流大会、中国大连海外学子创业周、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等引智活动。主动组织政府部门和企业赴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芬兰等地宣传崇安引才政策,并在日本、新加坡、俄罗斯设立了海外引才工作站,开展海外招才引智活动。3、实现由单个人才引进向团队引进转变。一个人的力量难免势单力薄,如果是一支团队,他们能相互支撑,形成力量,较快开展创新创业工作。过去两年,崇安区引进了海归文化创意创业人才40余名,平均每个项目团队都有2名以上海归人才。亿唐动画董事长施向东以一个项目带了2名博士、3名硕士和3名动漫编导,被中组部聘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人才服务上实现向多方位转变。1、园区承载能力全面提升。通过两年的建设,崇安区“三创”载体成为我市文化创意人才的集聚地、辐射源,建成面积累计达到50万平方米,到2015年,将达到10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有锡沪路城市与家居创意设计园、上马墩传感技术运用中心、江苏省无锡文化创意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此外,人民东路数字文化创意园和1602文化艺术中心也在推进之中。文化创意园区与创业中心逐渐成为崇安经济增长新亮点,在引领和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园区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积极开展各类重点人才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体系的作用,及时传递人才政策信息,保障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在办理资金投入、工商税务登记等方面形成一个从政府到园区、再到企业上下联动的服务体系。

三、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引进和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科技文化企业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渴望,人才结构和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切实帮助企业缓解引才压力,提升人才的服务能力,成为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结构性矛盾较突出。1、缺少高端原创人才。被调查的管理者认为本单位的创意人员中只有25%的比例算得上是创新型的,75%的人才属于复制型或模仿型。这种人才结构导致原创产品很少,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2、缺少管理人才。与传统产业相比,创意产业具有创新性、高增值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其产业组织形式既有分散的个别劳动,又有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和集中的社会劳动,创意人员具有较强的工作独立性,创意工作过程难以监督。这些特点,给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出严峻挑战。3、缺少经营人才。实践证明,创意人才往往不具备市场经营才能,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目前整个无锡都比较缺乏擅长将创意作品“产业化”、“市场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领军人物。4、缺乏复合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经济+技术的复合型产业,是文化知识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的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T型知识结构,而现实中,从业人员往往是有内容知识的不懂技术,而懂技术的又缺乏内容知识。

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在人才政策落实上,受区域面积狭小、资源瓶颈等制约,与其他城区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制订出台更具吸引力的、可操作性更强的优惠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街道人才工作站在人才管理方面的职能,为人才创造宽广良好的创业环境。在人才引进上,我们利用其资源,与个别人才网进行合作,而没有自身的文化创意人才资料库,尚未建立起独立的、成熟的引进渠道;尚不具备为企业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提供培训的专业服务能力,在文化创意人才引进与开发方面缺少人员、资金的保障。

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引进和服务的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引进与服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提高其效率和效应,应建立起由政府、企业以及文化创意人才本人参与的立体式、多元化、全方位的人才引进模式,既要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又要完善人才生活服务体系,努力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不断改善文化创意人才的工作条件,使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一是进一步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发挥企业引进、培养、开发、利用人才的主体作用,鼓励人才资本和科技成果有偿转移,打造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基地。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人才培养资金,加大人才培养、交流、引进、使用等方面的奖励扶持力度,加快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和梯队。在人才管理上形成文化创意人才可持续性发展的激励机制,通过奖惩激发人才的可塑性与创造性,在实践中磨练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尤其在企业创业基金、银行贴息、房租补助、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给予扶持。

二是进一步改进人才结构现状。优化人才及项目筛选机制,通过网络搜索、参与各类人才交流会、与高等院校联系等渠道,有针对性的选择符合园区发展方向的文化创意人才项目进行洽谈,终吸引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人才入驻。拓展人才开发途径,广开途径,打破学历、资历和身份限制,加大与文化创意商会合作力度,发现和集聚人才,切实缓解区域人才结构性矛盾。在人民东路数字文化创意园和1602文化艺术中心园区建设过程中,更应该抓住“项目引才”的契机,加速集聚高层次人才。

三是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建立区域文化创意人才库资源,保持与人才服务公司的合作关系,利用其渠道引进文化创意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储备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中紧缺的高端原创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构建适合文化创意人才开发的培训体系,引入外部培训力量,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

四是进一步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实施文化创意人才倍增计划,倾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大规模集聚、综合环境更为优越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特区。到“十二五”末,力争新增文化创意本科以上人才3000名、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300名、海外留学归国和创业型领军人才30名;力争形成20个具有国际视野、擅长资源整合、精通项目运作、巧于营销策划的高水平文化创意团队。实施文化创意人才五大工程计划:文化名家引进计划、海外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引进计划、文化创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文化创意人才专题招聘计划、企业在职技术骨干知识更新计划。(区人保局)

上一页:常州市创意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纪事
下一页:环球动漫嬉戏谷启发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全新蓝本
    
产业研究
[城市文化] > 一座城的文化魅力 > 辽阳设立历史文化名城… > 历史文化名城应坚持“…
[创意营销] > 家居业的创意营销脑洞… > 玩转奥运营销:洪荒之… > 2015营销新关键词——…
[品牌故事] > 以标准化建设提升企业… > 锡企参与专项 打造无… > 企业品牌建设需要文化…
[专家视角] > 论国际视野下的创意文… > 李宜航:关于广东大力… > 陈少峰:文化产业园区…

知识产权
[版权] > 我国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 繁荣文化产业离不开著… > 江苏扶持版权作品产业…
[商标] > “滴滴绣”商标之争 苏… > 无锡知名商标达到1364… > 无锡市工商局发布商标…

 

 政府网站 | 无锡市委宣传部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江苏省委统战部 | 无锡市委统战部 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 | 无锡市共青团 | 梁溪区政府 |

 艺术网站 | 东方艺术网 | 雅昌艺术网 | 中国题字网 | 

 
Copyright © 2012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无锡市梁溪区北仓门37号 TEL: +86-510-8232 9999
Website:www.bcm-art.com     苏ICP备12006283号-1